世界上的历法比较多,比较通行的是阴历、阳历、阴阳历。
阴历也叫“太阴历”,有些地方叫月亮年,是按照月亮圆缺的一个周期为一个月,十二个月为一年。这种历法只管月亮圆缺,不管四季寒暑变化。由于月亮圆缺的周期只有二十九天半,每年只有354天,和回归年相比每年少11天多,三年就少30多天,因此,它的过年月份不固定,每隔三年要换一次。这种历法在大部分地方已被淘汰,现在只有信仰伊斯兰教的国家或地区在宗教活动中还使用。
阳历也叫太阳历,公历。现代天文学把用公历计算的年,叫太阳年。太阳年以地球绕太阳一周(一回归年365天5小时48分40秒)为一年。为方便计,以365天为一年,叫平年。余下的时间,每四年加一天,这一年叫闰年。但这样,每四年又亏44分56秒。所以每400年少三个闰年。阳历的4、6、9、11是小月,30天;2月28天(平年);其余的月份是大月,31天。太阳年的特点是年的长短依据天象,平均长度等于回归年,月的长短与月亮圆缺无关,节气比较固定,每月两个,前半月在6号前后,后半月在21号前后。
阴阳历也叫阴阳合历,是我国长期使用的农历,也叫夏历、阴历(与前述纯阴历不同)。阴阳历的月平均长度接近“朔望月”。年的平均长度接近“回归年”。“朔望月”是指月亮绕地球一周的时间,为29天12小时44分03秒。为方便,定为大月30天,小月29天。这样,每年比回归年少11天,因此采用每19年闰7个月的方法与回归年取得一致。阴阳历综合了纯阴历和阳历的特点,月依照月亮的盈亏周期,照顾到与农业生产关系密切的节气,又通过置闰的办法,解决了年的平均值基本符合回归年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