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天浩
钱江口,杭州湾,东望大海,烟波浩淼,水天相接,浑然一色;西望上游,波光粼粼,帆影点点,柔波如语,真是江阔天高,让人心旷神怡。谁能想象,如此平静温柔的江面,会突然掀起滔天的排浪——钱江潮。
杭州湾出海口处宽达上百公里,到澉浦,江面收缩到二十公里,再往上到了盐官镇附近,江道又猛地收缩到三公里左右。因此,杭州湾就形成一种口大里小的状态,由于外宽里窄,形状尤如一只大喇叭,海潮来时,以每秒十多米的流速,簇拥着大量海水,向内江迅速推进。由于内江江面骤然变窄,故大量潮水被两岸夹堵住,海水互相拥挤、堆积,以它激起一道高达数米的浪涛水墙,于是就形成了这千古称绝、闻名中外的自然奇观。
据记载,钱江观潮的历史,早在二千多年前的汉朝时期就开始了,晋代大画家顾恺之曾作有《观潮赋》,北宋时期苏东坡在杭州做太守时就作有咏颂钱江潮的诗句:“八月十八潮,天下壮观无,鵾鹏水击三千里,组练长驱十万夫,红旗青盖互明灭,黑沙白浪相吞屠”。
至南宋时,定于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日为“潮魂生日”,千百年来,江潮忘不了钱江两岸的吴越儿女,人们也忘不了江潮,每年总是如期而至,每当此时,杭州城内万家空巷,倾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