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着重探讨了目前小学生几种常见不良个性心理品质及造成的重要方面的原因(即: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并以家庭、学校两方面提出相应的措施来培养小学生良好个性心理品质。
关键词:个性心理品质培养小学生
培养小学生心理品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但是目前许多小学教师和家长在对个性心理品质的理解上产生误区。个性心理品质的内涵是丰富的。包括个性心理倾向和个性心理特征两方面。个性心理倾向是个性心理结构的组成部分,包括需要、动机、理想、信念、自我意识、世界观、价值观是人们进行活动的动力。个性心理品质特征是个性中比较稳定的构成部分,一般指气质、性格能力。
我们的教育对象是生理心理正处于发展时期的小学生他们的个性正从不稳定型向稳定型转变,具有很大的可塑性,而且小学时期是智力发展的时期,也是个性心理品质形成的重要时期。作为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要改变只看学生学习成绩的观念,确立培养学生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意识。我们教书育人实施素质教育,其核心就是要培养具有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人,塑造学生优秀的品格,促使个性的健康的发展。这对他们以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是有利的。
一、小学生常见不良个性心理品质
(1)强依赖性主要表现为对个人自理能力缺乏信心,总以为个人难以独立,处事优柔寡断,希望父母或师长为自己作为决定。
(2)自卑情绪自卑是学生对自己的品质和能力做出过低评价或对自身的智力和能力产生怀疑的一种心理感受。是一种消极的自我评价或自我意识。
(3)妒忌心理妒忌是一种打击别人,抬高自己的唯我独尊心理,是在他人比自己占优势之后,试图削弱或排挤对方的一种带有攻击的消极个性心理品质。
(4)孤僻主要表现为不合群,喜欢独来独往,不愿与其他人一起活动。
二、导致小学生形成不良个性心理品质的主要因素
个人因素
由于遗传素质、生理发展、家庭环境和教育的不同而造成的容貌、身材、性格、能力、智力等方面的差异,再加上小学生认识发展水平较低而感到“己不如人”,缺乏积极的自我体验,怀疑自我价值。还有人际交往不广等现象,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小学生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形成。
(2)失当的家庭教育,具有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父母(特别农村的父母)在言谈、行为上不尊重孩子,使孩子在家庭生活中缺乏民主和谐的交流气氛和关心爱护的精神满足。生活中,有些家长不是想方设法去培养和维护孩子的自尊心,而总想在孩子面前树立自己的绝对权威,遇事非但不跟孩子商量,还往往要设置许多违背孩子身心发展的清规戒律,孩子稍不从或不合自己的要求就不问清红皂白地予以指责,甚至打骂体罚。这种居高临下,缺乏平等交流的错误态度,严重损伤了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久而久之使孩子形成这也不行,那也不是的自我否定意识,造成他们在生活和学习面前一次一次放弃各种选择和尝试而变得谨小慎微,循规蹈矩甚至退缩回避。
②经常使用损伤孩子自尊心和自信心的语言对其进行否定评价
由于尚未成年的小学生还不具备正确评价自我的能力,所以他们在自我认知,自我评价的过程中,大多以家长或其他人等权威人物的态度与评价作为参照物。如果成年人经常使用“没有出息”,“笨得要死”、“越来越差”、“不可造就”等这类充满贬斥和否定的语言来评论他们,这样就会极大的损害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他们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出现过低的自我评价。认定自己脑子笨、能力差、事事不如人。努力不努力结果一样,从而一蹶不振,自暴自弃。
③过分呵护的家庭教育
一些家长对孩子有求必应,百依百顺,孩子不用动脑动手。还有一些家长从安全方面考虑,怕孩子跑出去被人欺负,怕丢失等,不敢放手让孩子交往,常此下去,这就会导致孩子懒惰、依赖、孤僻、懦弱等不好的心理品质。
④不容许孩子与同伴交往。
现在家庭人口少,孩子缺少伙伴,况且现在的住房趋向单元化,比起过去平房大杂院,孩子的活动天地减少,与邻居小朋友的交往也在减少,再加上生活节奏的加快,家长劳累一天后,不欢迎别人干扰,不欢迎孩子的小伙伴到家来玩,怕把屋弄乱了,甚至怕把孩子带坏了等,由此孩子间的接触减少了,导致形成一些不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⑤过高的期望与要求
对孩子要有合理的期望,它才能激发孩子内在的成就动机,促使更加努力向上。然而,一些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不恰当,不符合社会需要,没有考虑到目标实现的可能性以及孩子个人的条件他们对孩子的期望值很高,使孩子望而生畏,这样就给孩子造成过大的心理压力,一旦期望落空,成就低于期望,孩子就会灰心丧气,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成长,由经常的自我怀疑走向自卑。
(3)失衡的学校教育
①课堂教学——培养个性心理品质的主渠道
课堂教学是一种教师与学生之间心智和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的情节状态,直接作为课堂心理气氛感染着学生,影响着学生的思维和情感形式,对学生的个性心理品质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而学生的许多不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不当的教学态度和教学行为有关,如教师的教学方法单调乏味,对学生缺乏理解,太过严厉,给学生讨论机会过少等容易使学生出现缺乏听课兴趣,难以集中注意力,不敢提问,怕回答问题,焦虑不安等现象,而这些问题和障碍往往会导致学生自尊退缩,孤僻等不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②要求趋同,缺乏锻炼
在教学中有些教师不能因材施教,忽视不同发展水平学生的需要,对全体学生提出一个共同的目标,使一些学生缺乏成功的体验而经常体味挫折感。此外,这几年虽然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但应试教育还是普遍存在,所以应试教育的弊端,学生缺乏动手、动脑操作、摸索的机会,无法感受到自己的能力,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因而影响其自信心的树立。
③老师对学生的态度
有些老师把学生视为柔弱个体,尽自己的所能为学生做各种事情,解决各种问题,这种态度的珍宝古、呵护使他们不仅缺乏必要的生活自理能力,缺乏独立性,一遇苦难就不知所措,畏缩退避,而且更易遭受挫折、失败、造成自卑。有的老师经常用严厉、强硬的态度要求他们,学生一出现问题,就一味批评、训斥,过多的否定,致使学生形成一种“自我无能感”(在农村表现得特别突出)。久而久之心情忧郁产生无助与自卑感,缺乏自信。
④缺乏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特别是农村小学只重视学科课程,不开心理课程,即使安排心理课程,没有比较专业的老师授课,把心理健康教育当作思想品德来讲授,更谈不上建立心理咨询室,使有烦恼的学生即存在依赖、嫉妒、自卑、孤僻等不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的学生无处咨询,尚且他们年龄小,知识范围狭窄,不能及时找到矫正的措施,这样就不利于小学生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形成。
(4)不良的社会环境。其表现:
①专门性的校外教育机构严重不足,就我市来说,没有几家专门为儿童设置的场所。广西少儿图书馆因为馆址位于白龙公园内,去借阅书籍还须买门票,所以诸者廖廖。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们课余时间只好消磨在电视机前或者涌入电子游戏机室,甚至跟着家长出入社交应酬场所。在这些场合中,孩子极易沾染不良习气,扭曲个性。
②文化娱乐活动品位不高、正气不足。
我们的一些传媒体机构,只注重经济效益,致使充斥银屏的很多是一些国外的卡通片;我们的一些出版部门不负责任地引进许多品位不高的境外漫画书,这些书格调低下,渗透着西方腐朽落后的人生观、价值观,像糖衣裹着炮弹,极易打中辨析能力较差的少年儿童,毒化他们的心灵,扭曲他们的个性。
三、纠正不良个性心理品质的措施
(1)依赖的矫正措施
①家长多鼓励孩子自己作决定
家长在面对孩子的所有要求时,不能有求必应、百依百顺,家长首先应看看孩子的提出的这些要求他(她)自己能不能做,且不管他(她)做的好不好,只要他们自己能独立做到的事,家长不应插手,应鼓励他们自己完成,如当你和你的孩子去逛街,你的孩子想买一个漂亮的笔记本,但在众多漂亮精致的笔记本前,他(她)不知所措。他(她)试图让你为他(她)作决定,但这时你应该鼓励他(她)自己做出选择,这样从点点滴滴的事情来培养他们的独立性。
②班主任的作用
班主任是与学生接触最频繁的人,班主任一方面应通过借鉴范例妙语,组织主题班会、学科竞赛、出黑板报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放手发动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切忌包办代替,从而引导学生唤发出独立解决问题、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独立意识,实行自我教育。
(2)学生自卑心理的矫正策略
①小目标积累法
小目标积累法就是由教师帮助学生制定一个个能在短期实现的小目标,引导他们向后看,从已经实现的小目标的积累,不仅会积累成一个能实现大目标的动力源,还会使学生形成足以消除自卑心理的信心。
②充分尊重和关心学生
少年儿童和成人一样,也具有较强的自尊心。他们对来自父母和教师的态度与评价十分重视,希望成人能充分理解、信任和尊重他们。针对少年儿童的这一心理特点,我们在教育学生是过程中,要精心培养和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并寻找各种机会与学生做象征“平等”活动。如班里的事情多和学生商量,跟学生玩耍、锻炼,耐心倾听他们的喜怒哀乐。让学生从中得到这样一个信息:在教师的心目中完全有他的位置。当学生深感教师既关心爱护他又尊重他时,他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便会迅速得到升华。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