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小升初

小升初与中考、高考并列为中小学生的三大考试。这是孩子们人生中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考试。有的学生从此收获自信与成功,有的因承受不住重负而从此丧失学习兴趣,金星教育小学网为您整理了各项小升初攻略,帮助您调整心态、学会择校、轻松笔试、顺利面试,成功小升初。

小升初择校攻略

  ›› 淘知小学 ›› 小学资源专题中心 ›› 综合类专题 ›› 备战小升初 ›› 小升初择校攻略 ›› 文章正文

七成家长支持“小升初”择校

责任编辑:Ice 发表时间:2014年02月22日 14:18 浏览次数:926 内容转自:www.g12e.com
No.A32954

 

【编者按】北京市2011年“小升初”政策近日出台,再次强调“免试、就近入学”的原则。然而,对于孩子家长来说,仍然在择校的路上奔忙,但即便他们使出浑身解数,也很难选择一所“好初中”。

择校风为何盛行?家长为何疲于奔命?日前,有关各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叙述了其中的“难言之隐”与“奥妙”。

家长“择校战”提前打响

这几天,广州彭女士的手机每天响个不停。来电者大多是房产中介,谈话内容只有一个,就是推介附近公办重点小学的“学位房”。为找到地点、面积、价格都较合适的“学位房”,彭女士已忙活将近半年。而她的3岁女儿,其实才刚刚入读幼儿园小班。

这条艰辛漫长的择校之路,早在一年前女儿报名入托时就已经铺开。当时,扎堆出生的“金猪宝宝”都到了入读幼儿园的年龄,一时间,那些号称声誉好、师资强的公办幼儿园门庭若市。然而,在择校这件事上,有付出却不一定有收获,大多数家长最终只能失望而归。彭女士也不例外,拎几万元的赞助费,求爷爷告奶奶,试图叩开住所附近一家政府机关幼儿园的门,不料最后还是被以学位已满为由,婉言谢绝。退而求其次,彭女士只能让女儿上了一家号称采用中英文双语教育的民办名牌园所。

“初战”告败,让彭女士领略了奔波择校的辛苦,但这仅仅是个开端。刚刚帮助女儿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彭女士又开始操心起小学的择校问题。原本她家附近也有一所市级小学,但其对口直升的初中教学质量不高。为避免上完小学后还得到处寻找优质初中,彭女士决定,将8年后的择校大战提前到当下进行。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得选购一套“学位房”,辖区内必须兼具重点小学和重点中学。

近两天,广州的小学招生季拉开大幕。彭女士偷偷跑到重点学校门口观察,排队等候报名面试的家长和学生很多。不少人通宵轮候,就为了抢个头筹。而一些爷爷辈、奶奶辈的老人,虽经日晒雨淋、汗流浃背,仍不改初衷,执着守候,其虔诚神情,观者震撼。

显然,当择校由“初升高”逼近到“幼升小”,与房屋、医疗、养老一样,孩子教育已成为又一个“绞肉机”,给每一个望子成龙的家庭带来巨大压力。彭女士深知,择校现象弊端深远,但又不得不随大流。因为应试教育大环境一日不改,择校现象就难以根除,谁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学校分成三六九等,是择校风盛行的根源”

按照国家义务教育政策,“小升初”应该是就近上学,不存在什么竞争压力。如今“小升初”的压力这么大,主要原因在于择校。家长为什么想尽办法择校呢?你看,我手上有一份从网上下载来的北京市初中学校排名,有全市的重点初中排名,也有各区的初中排名,家长们于是就往排名靠前的重点学校去挤。

让我不解的是,一方面教育部门要求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均衡发展,让孩子们享受公平的教育机会;但另一方面学校又被分成了三六九等。正因为有通过对学生考试成绩排名进而对学校排名,才导致学校未能真正均衡发展。在这种状况下,有的学校越来越好,有的学校越来越差,因而择校风愈演愈烈。

据我了解,如今择校有“点招”“推优生”“特长生”“共建生”等多种方式。拿“点招”来说,一些名校初中将学习成绩特别优秀、学科竞赛获奖的尖子生定点录取,由于这些学生可以提高学校升学率,有利于学校提升品牌,根本不需要家长去找学校,而是学校主动来找学生。

特长生也是如此,可以提升学校声誉,又叫“牌子生”,所以受到青睐。另外,孩子成绩虽然一般,只要家长有关系、肯花钱,也可以进入名校——交上几万元的赞助费就行。“择校方式五花八门,学生家长无所适从”

我儿子马上小学毕业,这段时间对我来说每一天都是煎熬!因为我在想尽办法择校!

我孩子所在小学是北京市级重点小学,而要想进一所重点初中,难度相当大,感觉比我当年考大学还难。尽管国家不允许择校,但作为家长,实在是被逼无奈。现在高考升学率提高了,升学压力通过中考向中小学层层传递,“小升初”成了“重灾区”。

我的家住在北三环一座立交桥附近,划片的学校名声很差,我不愿意让孩子上。我妻子所在外企与一所市级重点小学是共建单位,孩子经过层层选拔终于进了这所小学,还交了3万元赞助费。我家离这所小学单程10公里,每天必须6点半起床,尽管孩子与家长都很辛苦,为了孩子能上好学校,还是认了。

从五年级开始,我儿子每周六下午在一家重点初中的“占坑班”参加培训,每学期交1000元。“占坑班”也是政府三令五申要禁止的,但从来是屡禁不止。所谓“占坑班”就是在重点初中占一个“小升初”的考试名额,许多孩子是从三年级就开始“占坑”了。交了钱报了名,还必须每周去上课。

由于奥数成绩不好,我儿子失去了“点招”的资格。最让我失望的是,半个月前“占坑班”的录取考试也没通过。我们想去的那所重点中学,大概有20个“占坑班”即1000名学生想“挤”进去,可最终听说只录取了30名学生。我儿子成绩很优秀,但考试成绩不公开,也不知道学校依据什么标准进行录取。

有关“特长生”政策也让人哭笑不得。我儿子曾经获得科技英语大赛全市一等奖,这在2010年就算特长生,但2011年不算特长生了,你说我们冤不冤?

现在我儿子准备走“推优生”这条路,他是连续三年的三好学生,但要进入一所重点中学还是没有把握。如果“推优”不成,就只能走“共建生”这条路,然而我们夫妻俩的单位不是这所重点初中的共建单位,所以还要找各种关系,争取拿到一个“共建生”考试资格,这又要花不少钱,而这是最后一条路了。我们对最后的电脑派位录取不抱希望,因为那样进入重点初中,比中彩票的几率还低。

“逼着孩子放弃爱好,我感觉自己像罪犯”

抛开“小升初”的竞争不谈,我感到这种教育方式是对孩子天性的极大伤害。

作为一名大学教师,我了解培养孩子应该尊重其天性和爱好,但放任孩子可能意味着只能上一个较差的中学,以后进重点大学的概率大大降低,这样的代价承担不起。我现在每天就生活在这样一种痛苦、矛盾的心态中。

我儿子对火车特别感兴趣,从小就喜欢研究火车,小学四年级时就看有关铁道方面的大学教材。家里买了很多火车模型。一天24小时让他摆弄,都不觉得累,他甚至能自己画出火车变道运行图。可是我们的学校并不保护孩子的兴趣和爱好。每天逼他学奥数,我有一种犯罪感;压制孩子的爱好,等于扼杀其天性。

为了“小升初”,我很早就开始准备。现在小学毕业生也要制作一份厚厚的简历,看孩子小学期间拿过什么证书、什么奖励,上过什么课外辅导班等。我儿子英语基础好,在校外培训学校里在最高层次的“目标班”,已经通过了“伦敦三一”七级口语,相当于高中毕业水平,笔试过了北京公共英语考试二级,相当于中考水平。这根本不够,因为这样的孩子太多了。

我一直后悔给儿子报奥数班报晚了,许多孩子同时上着三四个奥数班,我孩子五年级才报了一个奥数班,已经跟不上进度了,以前的基础为零,孩子对奥数有逆反心理。回头想想,学这些奥数,对孩子未来的发展有何用途呢?

在一些辅导班中,只有语文是我真心想让孩子学的,学一些传统的文化经典对他的长远发展有好处,但“小升初”选拔要考的三门功课中,奥数和英语所占比例高,语文成绩作用不大。我现在天天跟儿子斗,必须先将学校的作业做完,可是校内与校外的作业根本做不完。如果要减负,就只能先将他的个人兴趣砍了,然后将语文辅导班砍了,因为对“小升初”没用,尽管对小孩的成长最有用。

其实,家长也不愿意择校,如果家门口就有比较好的学校的话。如今的择校,已经让我身心交瘁,付出的太多,还没有达到理想的结果。

报告文学揭示“小升初”大战内幕

每年四五月小升初工作展开之际,成千上万的家长和孩子都披挂上阵,忙得焦头烂额,以至于有人认为,小升初比高考还难。近日,刚刚上市的《北京文学》(精彩阅读)2011年第6期的报告文学《小升初:拨不开的迷雾》引起热议。

《北京文学》社长杨晓升介绍:小升初,是一个本属于小圈子性质的话题,以前只有六年级小学生家长才谈论它。但是近年来,由于小升初竞争越来越激烈,升学渠道多样,操作程序错综复杂,社会牵涉面广泛,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围绕小升初还产生了一系列独特的名称和说法,如“坑班”、“金坑”、“银坑”、“粪坑”、“牛孩”、“特长生”、“推优”等,不一而足,五花八门。报告文学《小升初:拨不开的迷雾》由长期关注教育行业的记者于忠宁撰写,作品首次全方位揭示了小升初大战的真实状况和惊人内幕。从孩子占坑班、参加各种培训,到条子生、共建生以及特长生和推优等多种升学渠道,都有精彩的描述。

杨社长表示,作品发表之后立即引起读者的广泛兴趣,《北京文学》编辑部近日每天都有不少读者来信来电谈对作品的感受和对小升初现状的看法。小升初已经持续多年的乱象,令越来越多的人担忧,由此引发的关于小升初和教育改革的思考,也令人关注。

调查:逼得家长掉泪“非择名校不可”?

返回〖备战小升初〗 返回〖网站首页〗 ${page.Title}的二维码

手机版

金星教育小学网手机版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