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百科

孩子是父母的勋章,如何让这枚勋章在阳光下闪闪发亮是每一对父母都在思考的事情。来家教百科,教您科学、轻松的教育您的孩子。

家教研究

  ›› 淘知小学 ›› 小学资源专题中心 ›› 家长类专题 ›› 家教百科 ›› 家教研究 ›› 文章正文

走出智力测验的误区

责任编辑:Ice 发表时间:2014年02月22日 14:21 浏览次数:835 内容转自:jiatingjiaoyu.xiaoxue123.com
No.A33113

误区一:智力测验就是“智力”的测验

早期的智力测验,的确就是对人“智力”的测验。而随着对智力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智力具有十分复杂的结构,它包含许多因素。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曾从理论上推测共有120种独立的智力因素存在,他的推测后来几乎全部被实验所证实。因此,对于如此复杂的对象,即使是再好的智力测验量表,一般也只是测量其中很有限的一部分,而不可能对一个人的智力作出全面的反映。由此可见,智力和智力测验并不是一个意义上的概念,其结果也不能等同起来。我们不能因为一次测验的成绩好(IQ高),就认为这个人的智力高,也不能仅仅根据一次不理想的测验,就给一个人下智力不行的结论。一个人的智力不仅是复杂的,也是不断变化的,尤其对儿童来说更是不能一测定终身。

目前所采用的智力测验一般也只是表现了被测者的某种知识水平和一部分的智力因素而已,特别是现行的智力测验无法反映一个人的创造性思维程度。因此,即使是最好的智力测验量表,它的应用也都带有很大的片面性和局限性。现在,单纯以某一量表来测定智力已被教育界所否定,在美国的一些地区甚至还以法律的形式宣布禁止使用智力测验。对儿童智力的鉴定,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应该把标准化的智力测验和其他方法结合起来使用。国外多年前就提出了“情况综合调研法”,它利用多种材料来鉴别智力,这些材料包括;自我评价、同伴介绍、双亲的评定、教师观察、创造性测验结果、成绩测验结果,以及标准化智力测验等等。只有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方法,把所得的各种数据相互参照,进行综合分析,才能有效地对智力给予鉴定。

误区二:高智商就等于高成就

智力测验的结果(智商)可以反映一个人的部分智力水平,它也和一个人的学业成就有一定的相关,但我们既不能把测验的结果看成是智力的全部,更不能认为在某次测验中得分不高的人就没有发展的可能。尤其对儿童来说,他们的智力具有很大的发展潜能。以历史上两位最伟大的科学家牛顿和爱因斯坦为例,他们在儿童时代不仅谈不上是聪明的,甚至还是“愚笨”的。牛顿小时候就被老师和同学称为“笨蛋”,因为他的成绩在班上总是倒数第一;爱因斯坦3岁才开始学讲话,曾被人认为是一个“傻头傻脑”的孩子,他的父母甚至因担心他智力差而请过医生。而一些在测验中表现出高智商的儿童,在他们成年后也并不一定会取得成功。美国心理学家特曼和他的助手曾对1500名高智商(IQ在140以上)的儿童进行长达数十年的跟踪研究,结果显示,这些天才儿童在成年后有的取得了成功,有的则表现平平。特曼认为,智力测验对成功只有有限的预示作用,而创造力、动机、坚持和人格变量才是最重要的。现在,特曼的观点已得到普遍的认同。教育专家一致认为,对一个人能否成才起关键作用的不是智力因素而是非智力因素,像自尊、自信,尤其是自我努力才是一个人成才的关键。大家都知道,韩国棋手李昌镐天赋极高,但他的极端刻苦精神却鲜为人知,李昌镐每天晚上从7点开始,端座不动打谱钻研至凌晨两点,常年如此从不间断,以至年仅21岁的他就患了严重的颈椎病,眼睛也高度近视。这正应验了著名发明家爱迪生说过一句名言,“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

最近,美国的研究人员又对“成功因素”做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智力因素对一个人的成功来说只起到大约20%的作用,其他影响成功的因素为社会背景、努力程度、运气、健康以及“情绪商”(EQ)。

误区三:有了量表,人人都可实施智力测验

现在,有一些单位拿到测验量表后,在并不具备开展智力测验条件的情况下,即对儿童进行智力测验的操作。有的测验人员甚至连智力测验结果的含义都不懂,他们把智商(IQ)的值看成像数学、语文的考试成绩一样,认为IQ是100分的就是智力非常优秀的,而90分的就明显不如100分的。其实,在智力测验中,不仅90和100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就是90和109之间都被看作是同一个级别的,即都属于正常的范围。有一所小学,它并没有心理学的专业人员,该校教师又不具备开展心理测验的专业知识,而他们却对所有入学儿童进行大规模的智力测验,结果一些本来正常的儿童经他们一测,成了“痴呆”、“弱智”。

标准化的智力测验是一项专业性极强的工作,在智力测验的实施过程中,对测验工具、测验人员及测验程序都有严格的规定,不仅对用什么材料测、如何测有严格的要求,而且还有一些测验人员必须遵守的原则,如不允许随便将测验结果告诉受测者,更不允许随意作出解释。如果因某种需要必须公布测验结果,那也应由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员按照一定的规则和程序进行。假如某一儿童在一次测验中得分较高,那测验人员也不宜当场就称赞他聪明。在一个学生知道他比别人聪明得多时,就有可能产生骄傲、疏懒、不服从管教等不良行为。而对一个在测验中得分较低的人,对测验结果的解释就必须更加谨慎。测验者应该预先考虑到孩子本人及其家长可能会有的反应,所以除了用温和的态度告知这个事实的意义之外,还要根据对方的情绪状态做进一步的解释,并提出一些促进智力发展的建议。

尽管智力测验从诞生到现在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了,但它本身还处在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当中。我们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对待智力测验,尤其是对智力测验的结果应该慎而又慎。

误区一:智力测验就是“智力”的测验

早期的智力测验,的确就是对人“智力”的测验。而随着对智力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智力具有十分复杂的结构,它包含许多因素。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曾从理论上推测共有120种独立的智力因素存在,他的推测后来几乎全部被实验所证实。因此,对于如此复杂的对象,即使是再好的智力测验量表,一般也只是测量其中很有限的一部分,而不可能对一个人的智力作出全面的反映。由此可见,智力和智力测验并不是一个意义上的概念,其结果也不能等同起来。我们不能因为一次测验的成绩好(IQ高),就认为这个人的智力高,也不能仅仅根据一次不理想的测验,就给一个人下智力不行的结论。一个人的智力不仅是复杂的,也是不断变化的,尤其对儿童来说更是不能一测定终身。

目前所采用的智力测验一般也只是表现了被测者的某种知识水平和一部分的智力因素而已,特别是现行的智力测验无法反映一个人的创造性思维程度。因此,即使是最好的智力测验量表,它的应用也都带有很大的片面性和局限性。现在,单纯以某一量表来测定智力已被教育界所否定,在美国的一些地区甚至还以法律的形式宣布禁止使用智力测验。对儿童智力的鉴定,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应该把标准化的智力测验和其他方法结合起来使用。国外多年前就提出了“情况综合调研法”,它利用多种材料来鉴别智力,这些材料包括;自我评价、同伴介绍、双亲的评定、教师观察、创造性测验结果、成绩测验结果,以及标准化智力测验等等。只有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方法,把所得的各种数据相互参照,进行综合分析,才能有效地对智力给予鉴定。

误区二:高智商就等于高成就

智力测验的结果(智商)可以反映一个人的部分智力水平,它也和一个人的学业成就有一定的相关,但我们既不能把测验的结果看成是智力的全部,更不能认为在某次测验中得分不高的人就没有发展的可能。尤其对儿童来说,他们的智力具有很大的发展潜能。以历史上两位最伟大的科学家牛顿和爱因斯坦为例,他们在儿童时代不仅谈不上是聪明的,甚至还是“愚笨”的。牛顿小时候就被老师和同学称为“笨蛋”,因为他的成绩在班上总是倒数第一;爱因斯坦3岁才开始学讲话,曾被人认为是一个“傻头傻脑”的孩子,他的父母甚至因担心他智力差而请过医生。而一些在测验中表现出高智商的儿童,在他们成年后也并不一定会取得成功。美国心理学家特曼和他的助手曾对1500名高智商(IQ在140以上)的儿童进行长达数十年的跟踪研究,结果显示,这些天才儿童在成年后有的取得了成功,有的则表现平平。特曼认为,智力测验对成功只有有限的预示作用,而创造力、动机、坚持和人格变量才是最重要的。现在,特曼的观点已得到普遍的认同。教育专家一致认为,对一个人能否成才起关键作用的不是智力因素而是非智力因素,像自尊、自信,尤其是自我努力才是一个人成才的关键。大家都知道,韩国棋手李昌镐天赋极高,但他的极端刻苦精神却鲜为人知,李昌镐每天晚上从7点开始,端座不动打谱钻研至凌晨两点,常年如此从不间断,以至年仅21岁的他就患了严重的颈椎病,眼睛也高度近视。这正应验了著名发明家爱迪生说过一句名言,“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

最近,美国的研究人员又对“成功因素”做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智力因素对一个人的成功来说只起到大约20%的作用,其他影响成功的因素为社会背景、努力程度、运气、健康以及“情绪商”(EQ)。

误区三:有了量表,人人都可实施智力测验

现在,有一些单位拿到测验量表后,在并不具备开展智力测验条件的情况下,即对儿童进行智力测验的操作。有的测验人员甚至连智力测验结果的含义都不懂,他们把智商(IQ)的值看成像数学、语文的考试成绩一样,认为IQ是100分的就是智力非常优秀的,而90分的就明显不如100分的。其实,在智力测验中,不仅90和100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就是90和109之间都被看作是同一个级别的,即都属于正常的范围。有一所小学,它并没有心理学的专业人员,该校教师又不具备开展心理测验的专业知识,而他们却对所有入学儿童进行大规模的智力测验,结果一些本来正常的儿童经他们一测,成了“痴呆”、“弱智”。

标准化的智力测验是一项专业性极强的工作,在智力测验的实施过程中,对测验工具、测验人员及测验程序都有严格的规定

返回〖家教百科〗 返回〖网站首页〗 ${page.Title}的二维码

手机版

金星教育小学网手机版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