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学校中,班级是一个基本的教育教学单位和学生学习生活的集体组织。当代班级社会学的研究认为,学校的社会因素及社会功能与社会的教育因素及教育功能最直接、最集中地反映在班级这一社会系统之中。社会的教育要求和学校的教育任务均需通过班级去实现和完成。班级有着培养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地发展,使之承担未来的社会角色和实现个体社会化等方面的社会功能,而这些社会功能的充分发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主任工作的好坏。班主任工作该如何提高其教育功效呢?
一、加强指导使学生学会如何生活
孩子们进入学校,班级就成了他们新的生活环境,对于这些正在成长和尚无多少社会生活经验的学生们来说,班级应给他们生理照顾、生活服务,进而形成他们的自我生活能力和使其身心健康发展的保护功能。
班级的保护功能具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班主任工作应适应学生的年龄特征,根据他们的身心发展水平和特点合理安排教育教学活动。世界上许多国家已重视对中小学生每日活动时间、书包重量以及学习生态环境的研究,认为社会生活环境条件和学生的学习生态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年轻一代的身心发展,这就要求班主任工作中要注意学生的营养状况,改善班级卫生条件,特别要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保证睡眠和户外活动的时间,改善劳动、游戏和自由活动的环境,以确保学生们的身体正常发育和体质增强,避免使学生罹患象近视眼这类的现代“学校病”。当然还要创造和谐的班级人际关系和加强心理教育,以免使学生产生一些不健康心理,甚至产生逃学、离家出走、轻生、反社会行为等现象。
班级保护功能另一方面的含义是根据学生们要由“他律”向“自律”转化的特点,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和手段,促进学生由班级或他人对他们的照顾和保护转化为自护、自理和自立。这就要求班主任工作注意对学生加强指导使他们学会如何生活。过去我们的学校教育中在对学生进行生活指导,培养他们的生活能力方面不很重视,但由于现代社会中家庭教育功能的弱化,所以学校教育应更积极地承担这方面的责任。班主任应该指导学生建立每日生活制度,让学生过有规律、有节奏的生活,学会料理自己的饮食起居、学习、活动、交友和家庭关系等方面的生活事务。对高年级的毕业生则要指导他们做好升学时的择科、择校和毕业后的择业等。班主任对学生所做的生活指导是生活方式的指导,包括每个学生在生活和交往中对待事物的观念、态度、行为方式等多方面内容,要把让学生学会如何生活和让他们学会如何做人紧密联系起来。
二、生动活泼地开展思想品德教育
就班级的社会功能而言,最主要的是促使学生实现个体社会化,而这一社会功能又主要体现在让学生掌握社会规范、培养社会情感、确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和理想等方面,这也属于“德”的范畴。班主任若能通过班级把“德”的因素渗透到学生的学习、社会实践和活动的各个方面,那无疑会大大发挥班级的社会化功能。学生们在阅历丰富,知识增加,以及遵守学生守则、班级公约和受班风、师生交往的影响下社会化水平会不同程度地发展。由于班主任与学生接触方式和工作关系的缘故,可以说班主任工作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方面是最直接和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尽管近些年来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随着社会的变革也日趋复杂艰难起来,但在这个领域中许多优秀班主任用他们的实践证明可以化复杂为简单、化笼统为具体、化艰深为浅显,化间接为直接、化刻板为生动、化无效为有效地做好德育工作,关键看班主任是否有意识地去开发学生周围的教育情境因素。著名教育家魏书生在班级中用不定期召开记者招待会的形式解答学生们提出的诸多关于思想、政治、社会道德和社会现实方面的问题。消除学生们的困惑和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1]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十分注意通过日常具体活动培养学生的道德感情和道德意识,要使学生们充满爱心,懂得关心他人和集体,不这样的话,就是给学生上了“冷漠的一课”,“一个人在童年上的这种课越多,那他的利己主义、卑鄙行为和背叛行为的危险性就越多。”[2]我国教育中已总结出来的“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等经验均说明德育活动不能忽视那些具体的、个别的事情,班主任工作要把握“于细微处见精神”。
三、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现代社会要求年轻一代具有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合理的需要和动机、广泛而又有中心的兴趣、积极的生活热情、坚韧的意志和进取精神、理智的态度、丰富的情感、创造和开拓的欲求、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人际交往的技巧……总之,具有良好的个性。学生的个性发展与班主任工作和班级状态有很大关系。从班级教育因素形式多样化和内容丰富化来看,它们会以不同的方向和程度影响到学生们的自尊心、自我意识、兴趣、情感、成就动机、意志品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气质、性格、智能等多方面的个性特质的存在,加之学生具有极大的个性可塑性,可以说培养学生健全的个性是班主任工作相当重要的任务。
苏霍姆林斯基在谈到他的教育经验时说过:“每一个学生都应有鲜明的人的个性,35年来苦苦寻求到的这一教育秘诀令我相信,恰恰在这点上,教育者的话成了他手中强大的、精细的工具。”[3]苏霍姆林斯基把伦理学有机地融在培养人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之中,这也形成了他的教育实践最有色彩和教育思想最为辉煌的部分。目前国内外教育界都十分注重个性教育以培养完善的公民的作用。班级的教育措施要在全面系统研究学生个性特点的基础上安排。在班级的组织目标建设中,要为每个学生精心设计和拟定个性发展的前景和途径,并在班级的学习、交往、公益劳动、游戏、社会生活、集体自治等各种活动中形成和发展他们的个性。
在注重学生个性发展时应注意两个问题。一个是要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个性。由于每个学生发展的条件不同,使他们的个性差异成为客观实在。兴趣爱好各不相同,气质性格和能力也各具千秋。不管是在安排他们承担一定的工作职责,还是对他们进行分析评价时,都不应忘记这些。一个学习成绩尚不高的学生,在劳动时却十分投入和出气力,这便是他身上十分可贵的品质,如果班主任在评价学生时把这点都忽略掉了,那么会使这个学生感到个性被剥夺。对后进生们,一定要以发展的、动态的、全面的观点看待他们。针对他们的薄弱之处应加大工作力度,对不正确的态度要帮其改正,没养成的好习惯可诱导训练其养成,有一技之长的应充分让他们为班里作出贡献,以树立起他们的自尊心。尤其要注意利用他们个性中的良性因素,创造转化的契机。
注重学生个性发展需要注意的另一个问题就是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个性,这在发挥班级的个性功能中具有特别重要的价值。所谓教育是培养人的,不只是读书识字,懂得无数条书本上的道理,还应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每个人的个性中并不都是完美无缺的成分,即便是学生在家里和社会上养成的一些坏毛病也是可以通过班主任春风化雨般的调教得以纠正的,并且班主任的教育方式和个性本身就是一种教育力量,对学生的个性培养也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教师的教书育人职责在班主任工作中体现得最完全了。育人并不是说只是让学生思想道德得以提高,学生遇事该如何行动,怎样鼓起干劲,对事物的喜怒哀乐等理智,意志和情感这些构成人的个性的心理因素同样也应是育人的内容。班主任在其教育实践中应通过多种多样的班内及校内外的活动和措施,给学生创造个性发展的机会,使他们身上的懦弱变为坚强,冷漠变为热情,羞于见人变为落落大方,单纯变为成熟,不近人情变为通情达理……
四、提高学生们的学业成绩
学生们的学业成绩是学生本人、学生家长和教师们都十分关心的事情。大家之所以认为学生的学业成绩不是无足轻重的小事,是由于它和学生们将来的发展前途关系密切,尤其是要影响到学生们的职业选择。教育社会学家指出,班级的教育过程在社会地位分配和社会阶层分化及社会流动机制中具有选择功能。现代社会中,一般说来,学生进入社会就业之前,在班级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职业选择予以指导,不同的教育结构和课程结构更影响着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在这种情况下,学校、班级的职业选择功能愈显重要。个人的社会地位现在越来越取决于其后天的能力与成就。青少年因其年龄、性别、能力、成绩及所处的不同角色历程与环境等,进入不同类型的学校和班级,学生们的这种分化和分类现象与他们未来的社会角色地位的分配和社会阶层密切相关。在上述分化、分类和分配过程中,学生们的学业成绩是一个重要的基础,所以,学生们的学业成绩在各方面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中才显得格外引人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