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的长距离迁飞虽是一种遗传本能,但究竟迁飞能否实现,还与当时的气象条件有关。昆虫在适宜迁飞的生育阶段,如遇到外界连续的不适合起飞的气象条件,就会抑制昆虫的迁飞,迫使它失去迁飞机会而在原地发育繁殖。
一般昆虫都有一个起飞的初始温度,如蚕豆蚜起飞的适宜气温为15.5—20.3℃,稻飞虱为18℃以上,若低于这一温度则不能起飞。
许多昆虫迁飞时还需要一个起飞的初始光照强度,高于或低于此光强时均不能起飞。如在白天迁飞的蚕豆蚜,在照度小于6.1米烛光时不起飞;而在夜间迁飞的蛾类则相反,在照度大于6.1米烛光时不起飞。在自然条件下,光不是迁习昆虫起飞的限制因子,但它影响昆虫在一天中适宜迁飞的时间。
昆虫在空气中大多数都顺风飞行,方向和速度同当时的风向风速一致。如某地有昆虫的迁入,除具有一定的温、湿度条件外,还需具有自虫源方向来的输送气流。如褐稻虱,在春末由南往北迁飞,上空必须有来自偏南方向的运载气流;而秋末由北往南迁飞时,上空必须有来自偏北方向的运载气流。
研究表明,迁飞昆虫的降落,与其上空存在下沉气流有关。如上空有冷平流或高压脊以及低层有锋面存在等。昆虫的降落也和降雨时雨滴的拖带作用有关,故经常发现昆虫降落在雨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