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前沿

在这里,我们精选了小学数学名家们多年来的教学心得,以及国内外的最新数学教育动态。你可以了解到更多的数学教育前沿。

教学理念

  ›› 淘知小学 ›› 小学资源专题中心 ›› 教师类专题 ›› 数学教学前沿 ›› 教学理念 ›› 文章正文

教育,必须在心灵的源头“环保”

责任编辑:小西瓜 发表时间:2014年06月13日 11:15 浏览次数:997
No.A51082

如果在河流的源头出了问题了,那么在它的下游无论花多少气力去进行治理也往往是白费精力。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如果一个人在心灵上有了毛病,那么在智能方面无论花多少心思效果也往往不佳。这却不是一个众所皆知的道理。

教育的源头在哪里?教育的源头在于人们的心灵。一个人如果心理的环境受到污染,人性的林木被乱砍乱伐,情感的植被遭到破坏,德行的水土就会慢慢流失,知识的河水就会浑浊,人生的航道就会淤塞,甚至由此而可能导致道德堤坝的坍塌,欲望洪水的溃决。人类历史上的许多灾难,除去人类自身无法左右的自然灾害,绝大多数都可以追溯到心灵源头去寻找祸根:自私贪婪、狭隘偏激、仇视对抗、凶残暴戾等等。

作为教育,应该把灵魂的塑造、信念的建构、性情的涵养当作要务,至于知识的传授,智慧的启迪,潜能的开发,都必须建立在完美的人格心灵之上。教育要造福于人类而不是危害于世界,就必须在心灵的源头“环保”。

陶行知先生曾经指出:“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职责是教会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职责是学习人生之道。”马克思也曾表达过同样的意思:“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要知道,一个人有知识却未必有智慧,有智慧却未必有文化,有文化却未必有高尚的人格心灵。

一个有高尚人格的人,不仅有对切身利益的关注,更有对人类前途的思索,对社会责任的承担,对弱势群体的悯怀,对人间正义的匡扶,对为人道德的恪守,对生命价值的追求。真正的教育应该在这种意义上培养人的理性,塑造人的情感,铸就人的心灵。然而,实际的情形却并非如大师和伟人所希望和企盼的那样。在一种急功近利的心态驱使下,“分数”几乎成了教育的唯一追求。在学历和各种证书行情看涨的时候,德行就只能降价贱卖了。爱因斯坦几十年之前批评教育的话,现在听来尤为切中肯綮:“在我们的教育中,往往只是为着实用和实际的目的,过分强调单纯智育的态度,已经直接导致对伦理教育的损害。”

黄勇、杨新海、马加爵等一连串的名字与恶魔连在了一起,人们在愤慨之余,有没有反思一下:这些年来,教育在多大程度上“环保”过心灵?云南大学的血案,教训尤为深刻。小时候的马加爵,爱读书,成绩优秀,总拿第一名,从小学到初中,一直都是班上非常优秀的学生,有着高人一筹的智慧,并最终考进了云南大学的王牌专业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技专业。马加爵能考上大学,足以证明他原来并没有偏离社会轨道太远。然而,这个智力方面的宠儿,实际上又是一个人格心灵上的弃儿。他凶残地杀害了四名朝夕相处的同学,在彻底毁灭他人的同时也彻底毁灭了自己。教育一旦漠视了人性和人格,只会制造出一颗颗残缺的心灵,降生一个个失败的个体,最终让社会上演一幕幕令人扼腕的悲剧。

高品位的教育在多半意义上不是靠什么“率”和“牌”去证明的,而是要看在多大程度上召唤出人格心灵中的“善”与“美”。

返回〖数学教学前沿〗 返回〖网站首页〗 ${page.Title}的二维码

手机版

金星教育小学网手机版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