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设计

春去秋来,年复一年,对于教学中常规性的工作,教师需要进行反复地强调、要求、规范和检查。 一个教师基础的、本质的工作就是备课、讲课。而做好这些又需要说课为前提,那么怎样说好课呢?

说课设计

  ›› 淘知小学 ›› 小学资源专题中心 ›› 教师类专题 ›› 说课设计 ›› 文章正文

《中国卫星飞太空》说课设计

责任编辑:Winnie 发表时间:2014年06月26日 10:31 浏览次数:1454 内容转自:www.lbx777.com
No.A52364

一、教材分析
  《中国卫星飞太空》是省编义务教材五年制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三单元的第三篇文章。课文用准确、精练的语言形象地描述了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飞越北京上空时,人们欢呼雀跃的动人场面,概括介绍了20多年来,我国航天科技的巨大成就。整篇文章洋溢着作为当代中国人的无比自豪感。全文共5个自然段,第1—3自然段描述了人造卫星飞越北京上空时人们欢呼雀跃的情景。第4自然段介绍了20多年来航天科技的飞速发展。第5自然段是全文的小结,指出“我国的航天科学技术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二、教学重难点
  《纲要》指出:三年级的学生应学会部首查字法,并能从字典中选择恰当的词义。本单元在第一单元“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和第二单元“学会部首查字法”的基础上,重点训练学生据词定义的能力,这将为以后句、段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因此,继续训练据词定义的方法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之一。课文的第4、5自然段要求背诵,而以往学生背诵的内容多为记叙和描写。这两段话有不少科技术语,且多为长句,学生较难理解。因此,指导背诵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之二。而通过语言文字感受作为中国人的自豪,以及让学生体会文章是怎样从不同的角度,用变化的语言来描述人们因中国卫星飞太空而欢呼激动的情景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三、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分析,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出示)
  1.学会本课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乐”;能读写26个新词,理解它们的意思。(认知目标)
  2.查字典时,能比较熟练地根据词语确定带点字的意思;能给文中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会听写课文的最后一句话;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4、5自然段。(能力目标)
  3.知道我国航天科学技术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感受做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情感目标)

  四、教法简述
  根据以上教学目标,在本课具体教学中,我主要注意了两点:
  一是创设情境,指导感情朗读,让学生在读中体悟课文语言的准确、精练,感受作为中国人的自豪。
  二是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重视自学能力的培养。
  对此,我设计了以下四个教学环节:(出示)
  (一)创设情境 解题激趣
  (二)自学课文 整体感知
  (三)渲染氛围 读中品味
  (四)小结学法 拓展延伸

  五、课时安排
  本课我打算分两课时完成教学任务:(出示)
  第一课时 初读课文,学习第1、2、3自然段。
  第二课时 学习第4、5自然段,指导背诵。

  六、教学过程
  接下来,我具体讲讲本课的教学设计思路:
  (一)创设情境 解题激趣(出示)
  一上课,我直接出示课题《中国卫星飞太空》,让学生读一读,引导他们读出自豪、光荣的语气。然后,我又创设情境,让学生观看“火箭升空”的录像片断,并加以语言渲染:“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满载着全国人民的希望,飞向了浩瀚的太空。它标志着我国没有人造卫星升空的历史将成为过去,中国人民从此可以扬眉吐气了!”并告诉学生:这篇课文就记叙了当年人们观看这颗卫星飞过北京上空的情景。
  这样,通过画面再现和语言渲染,烘托出一种激情向上的氛围,唤起了学生的情感共鸣,进而使他们饶有兴趣地投入到课文的学习中去。
  (二)自学课文 整体感知(出示)
  我们常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会学生学习比传授知识更重要。因此,我让学生自学课文,并根据本课教学目标,分四步进行训练:
  第一步 自由读课文,完成以下练习:(出示)
  1.划出新词,用联系上下文和查字典据词定义的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2.想想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描写了人们观看人造卫星飞越北京上空的场面。
  设计练习1是因为据词定义是单元训练重点,也即本课教学重点。而在前两课(《节日的大街》和《南京长江大桥》)的学习中,这种方法已基本掌握。本课则以练为主,要求学生能比较熟练地据词定义。
  设计练习2是为了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以便更好地学习课文。
  第二步 检查自学情况,完成课后练习3(出示)。同时,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你愿意读哪一节,就读哪一节”。确立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培养了他们的自学能力。
  (三)渲染氛围 读中品味(出示)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认为:“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而朗读则是理解语言,培养语感的重要手段。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感知、表象、联想和情感等全方位地参与,多角度地感悟课文语言的内蕴,品味文字的情趣。因此,我以朗读为主线,注意渲染情境,让学生在读中比较揣摩,品味感悟课文的语言。

返回〖说课设计〗 返回〖网站首页〗 ${page.Title}的二维码

手机版

金星教育小学网手机版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