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汉语拼音中既有“ō(喔)”音,又有“wō(窝)”音,这两个音节发音相同吗?如果不同,为什么括号内的“喔”和“窝”在新版《现代汉语词典》上注音都是wō?
“ō”和“wō”的发音明显不同:发ō音时,嘴唇呈圆形,自始至终没有变动,发出来的声音是“噢”;发wō音时,先是发“w”(乌)的音,然后再滑向“ō(噢)”音,口形先扁后圆,发音的始末口形完全不同,发出来的音是“窝。
“喔”原本是个多音字,一读ō,作叹词,表示了解,如:“喔,原来是这回事!”另一读音为wō,是拟声词(过去称“象声词”),用来模拟公鸡的叫声。在1958年公布的《汉语拼音方案·韵母表》中,韵母o的读音除了用注音字母“”注音外,还注有汉字“喔”。“方案”制定者的意图是取“ō”音而不是取“wō”音,殊不知用多音字给韵母注音给人们带来了麻烦,容易产生理解上的偏差。好多方言区的教师只知道“喔”读wō,于是长期以来,在一些地区的学校(特别是乡村学校)的拼音教学中,把韵母o误发成了“wō(喔)”的音。加上小学语文第一册在韵母。旁边印有一只彩色大公鸡,这就更加巩固了这一误导。
教师的这一教学误导,除了上述原因外,还来源于“教参”。几乎各种版别的小学语文第一册“教参”上都有这样一类话:“公鸡打鸣发出的声音‘喔’表示韵母o的音。”“ō,大公鸡,喔喔啼。”“路边公鸡喔喔(ō)啼。”“太阳出来红通通,公鸡一叫ōōō。”这些说法,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是错误的。过去,“喔”还是多音字的时候,表示公鸡叫声的也不读ō,而读wō;现在,“喔”统读wō(见《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后,已取消了“ō”的读音,跟韵母o的发音更是不搭界了。当然,“教参”的误导,根源还是那只“大公鸡”。
鉴于《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用“噢(ō)”代替了原来作叹词用的“喔(ō)”,小学语文教材上应该删去那只“大公鸡”,“教参”上也该作出相应的修改。这样,也就能堵住把韵母o误发成“喔(wō)”音的源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