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朗读应特别注意停顿、语速、重音、语气等。
一、关于停顿:
朗读时常在句子前后和中间作或长或短的停顿,一方面出于换气的需要或使层次分明,另一方面为了充分表达思想感情。
朗读中的停顿一般有语法停顿和逻辑停顿。
标点符号所表示的停顿和段落之间的停顿属于语法停顿,标点符号的停顿长短为“、”-- “,”- “;”- “:”-“。”- “?”- “!”- “……”,这个长短的确定也不是绝对的,应根据语言环境和表达的需要适当掌握和处理。段落内部、句群之间的停顿要长些,段落之间的停顿又要稍长些。
朗读骈体文或诗歌,要注意节奏停顿,节奏停顿连而不断,与“、”停顿稍有区别。另有逻辑停顿,在没有标点符号处,为加强语气、阐明观点、表达感情,也应作停顿(这些将在具体的语段中提示)。
二、关于语速:
议论文和说明文以中速为宜,其他文体(如记叙类、抒情类)则依据情节的进展和感情表达的需要来安排。
例如内容是激动、欢快、紧张,思想感情慷慨激昂、豪迈奔放时,语速要相对快一些;又如内容是痛苦、悲伤、低沉、抒情的时候,语速要相对慢一些。
三、关于重音:
朗读时,句子中的某些词语需要重读。
①句子中作谓语的动词要重读。例如:“晋军函陵,秦军汜南”中重读的词语为:“军”;
②表示性状和程度的状语常常也要重读;例如:“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太后盛气而揖之”中重读的词语应为:“面”“盛气”;
③表示性状强调的定语要重读,例如:“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中重读的词语应为:“亿丈”“不测”;
④表示结果或过程的补语要重读,例如:“却匈奴七百余里”“非抗于九国之师”,其中:“七百余里”“九国之师”应重读;
⑤疑问代词、指示代词常常需要重读,例如:“当此之时……”“此四君者”中:“此”要重读。
除以上五种外,句子中某些重要突出或强调的词语常常也需要重读,这是因不同的语境而定的,故放在具体篇目中指导。
四、关于语气、语调:
古汉语中的语气同现代汉语一样,有陈述语气、疑问语气、祈使语气、感叹语气,应读出句子的特有语气。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疑问语气读升调,感叹语气读降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