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

第三单元易错环节训练 - 精版答案

第1题

× 错因分析:每种材料都有其优点和缺点,适用范围可能不同,不能单纯地说某种材料一定比另一种材料好。

第2题

B 错因分析:我们常见的拉链都是由金属或者塑料制成的,纸的物理性质不适合制作拉链。

第3题

× 错因分析:处理废纸最好的方法是回收再利用。制造纸张需要消耗大量木材,如果我们将废纸烧掉,不仅会造成资源的浪费,还会污染环境。

第4题

× 错因分析:有的金属硬度较低,有的金属在常温下是液体,如汞。

第5题

× 错因分析:材料在水中的沉浮与它的形状也有很大关系,如果我们把金属制成空心的船形,也会浮在水面上。事实上,大型轮船的主要结构都是用金属制成的。

第6题

× 错因分析:塑料虽然可以循环使用,但是当一些废旧塑料被随意丢弃在环境中时,还是会对环境产生很大影响。白色污染的罪魁祸首就是塑料。

第7题

× 错因分析:黏土也是一种资源,过度地使用黏土来烧制砖块会对土壤组成成分产生严重影响,进而影响植物的生长,最终引起一系列的环境变化。

第8题

× 错因分析:材料间可以通过相互刻画的方法比较硬度,刻画后留下的痕迹是擦不掉的。而黑板上粉笔的痕迹是粉笔与黑板之间通过摩擦,使粉笔的颗粒留在黑板上形成的,是可以擦掉的。

第9题

× 错因分析:韧性和硬度都是材料的物理属性,是有区别的,不能混为一谈。韧性是指物体受到外力产生形变后不易折断和恢复原状的性质,而硬度是指材料表面的抗磨损能力。很硬的材料韧性可能很好,如一些金属材料。很软的材料韧性可能不好,如纸张。

第10题

A 错因分析:A中的材料变形最明显,但是没有折断,说明其韧性最好。

第11题

C 错因分析:A是企业食品生产许可标志;B是中国环境保护徽;C是循环利用标志。

第12题

B 错因分析:陶器和瓷器的一些性质比较接近,但还是有区别的,相比陶器,瓷器的硬度更大,吸水性更差,所以更适合来制作餐具,我们平时吃饭用的碗很多都是瓷碗。

第13题

C 错因分析:材料在外力作用下能延伸成细丝而不断裂的性质叫延性;在外力(锤击或滚轧)作用下能碾成薄片而不破裂的性质叫展性。金属的延展性良好,其中金、铂、铜、银、钨、铝都富有延展性。

第14题

A 错因分析:要制作雨衣,首先要求材料具有很好的防水性,木头的吸水性很好,纸的吸水性更好,因此都不适合用来制作雨衣。

第15题

B 错因分析:绝缘性衡量的是材料的导电能力,韧性衡量的是材料受力后的变形程度和恢复原状的能力,因此A、C两项都是错误的。题干中描述的是塑料的可塑性。

第16题

B 错因分析:塑料和玻璃的延展性和导电性都很差。

第17题

C 错因分析:铅笔芯是由黏土和石墨制成的,这两种材料都不是金属。

第18题

C 错因分析:天然材料是指自然界原来就有的、未经加工或基本不加工就可以直接使用的材料,而砖、瓦都是经过人工烧制而成的。

第19题

A 错因分析: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质的材料,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组成的、具有新性能的材料。各种材料在性能上取长补短,产生协同效应,使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优于原组成材料(单一材料)而满足各种不同的要求。

 

小学教材全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