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

第四单元易错环节训练 - 精版答案

第1题

× 错因分析:一些颗粒较细的固体也能流动,如沙子。

第2题

× 错因分析:在观察不熟悉的物体时,应慎用“尝”的方法,以免发生危险。

第3题

× 错因分析:有很多固体的质地都较为疏松,同等体积下比水轻,如泡沫、塑料块等。

第4题

B 错因分析:液体的特点是没有固定形状、会流动。有很多液体是不透明或半透明的,如酱油、牛奶等。

第5题

× 错因分析:液体的黏度和轻重没有直接的关系。食用油的黏度比水大,但是在相同体积的情况下比水轻。

第6题

B 错因分析:水是无色透明的,食用油是淡黄色半透明的。水和食用油都是液体,液体的特点是没有固定形状、会流动。

第7题

B 错因分析:通过比较液体流速的实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液体流动速度的快慢和液体的黏度有关。黏度越大,流速越慢;黏度越小,流速越快。

第8题

× 错因分析:量筒是圆柱形的容器,上下一样粗。如果刻度是不均匀的,那么测量的数据就是不准的。

第9题

× 错因分析:空气可以被压缩,但是空气也占据空间,是不可能被无限压缩的,所以不可能被压缩到0毫升。

第10题

B 错因分析:量筒是专门用来测量水的多少的仪器,烧杯是用来盛装液体的器材,而天平则是用来测量物体质量的仪器。

第11题

C 错因分析:在读量筒的示数时,如果液面是凹形的,就要从凹面的最下端读数;如果液面是凸形的,就要从凸面的最上端读数。

第12题

× 错因分析:水和空气的共同点是无色、无味,无固定形状,能流动。

第13题

√ 错因分析:空气可以被压缩,可以被扩张,所以占据的空间是可以改变的。

第14题

√ 错因分析:物体是否容易被压缩,与它的粒子组成结构有关。空气是气体,粒子间的距离较大,有被压缩的空间,而固体和液体粒子间的距离较小,因此不容易被压缩。

第15题

× 错因分析:所有的物体都是有重量的,只不过有的物体比较重,如钢铁等,有的物体比较轻,如空气等。

第16题

A 错因分析:空气占据的空间是可以改变的,不但可以被压缩,还可以被扩张。一瓶空气被抽出半瓶后,剩下的半瓶空气会向整个瓶子的中间扩张,最后占据整个瓶子,所以剩下的还是一瓶空气,只不过空气比原来稀薄了。

第17题

A 错因分析:因为空气具有流动性,所以病毒可以随着空气向周围扩散。如果是在一个密闭的空间内,病毒就可能随着空气到达任何一个位置,这就是为什么经常开窗通风可以预防流感的原因。

第18题

A 错因分析:空气占据的空间是可以发生变化的,被压缩后的空气有弹性,体育运动中所用的足球、篮球、排球等都是利用压缩空气的弹性才能正常使用的。

 

小学教材全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