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六年级语文(上册) - 练习7

语文与生活

●你能体会出老师这么讲的意思吗?

答案 老师把问号比作“钩子”,把读书时能发现问题、提出疑问比作在头脑里多装一些钩子,形象地揭示了“读书贵疑”的道理。也就是说,读书的过程中要学会多问几个“为什么”,并且将其和深入思考结合起来,通过提出疑问、解决疑问,不断获得真知。

●爷爷的书房里挂着一张条幅,上面写着“煮书”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小芳感到很奇怪:书只能读,怎么可以煮呢?

(1)书怎么可以煮呢?你对“煮书”是怎样理解的?

答案 这里的“煮书”并不是真的把书放在有水的锅里加热的意思,而是指读书时要反复诵读品味,直到把书读熟读透为止。

(2)是不是所有的书都要“煮”?你觉得哪些书要“煮”,哪些书不要“煮”?

答案 并不是所有的书都要“煮”,而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兴趣爱好等选择合适的书。一般来说,我们要选择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特别是那些广为流传的古今中外的名著来“煮”,也可以选择名人传记和科普类的书,还可以选择一些工具书、百科全书等细细地读一番。而那些不健康的书不但不能起到“开卷有益”的作用,还容易对身心造成不良的影响,正所谓“读一本好书胜过得到一件珍宝,读一本坏书比遇到一个强盗更可怕”。像一些庸俗无聊的漫画书,充满暴力和凶杀的武侠小说、恐怖小说,内容淫秽的黄色小说等,不仅不能陶冶情操,增长智慧,反而会使读者深受其害。这类书籍就不适合我们阅读。

(3)你觉得该怎么“煮书”呢?

答案 读书时首先要把书读熟,然后一边读一边想,在自己感受最深或难以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并进行深入思考。对于自己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要真诚地向他人请教。对于书中的好词佳句、精彩段落等要反复朗读,直到能够背诵下来,烂熟于心。在理解了重点内容之后,要把各部分贯通起来,形成整体的认识,通过摘录、批注、编写提纲、写心得体会等方式记录读书笔记,在阅读中积累,在积累中提高能力。

●下面鲁迅的几则名言都是讲读书的,读一读,再抄下来。

解析 鲁迅针对读书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误区,提出了两个读书方法。第一、二两则讲的是要博览群书,不能局限于过分单一的读书种类和内容。如,第二则名言,用蜜蜂酿蜜打比方,从正反两方面阐述了这一观点,形象地指出了只看一个人的著作,所得“非常有限”,写出来的文章也会枯燥无味,所以看书的面要广泛,才能“厚积而薄发”。第三、四两则讲的是读书应结合生活、联系实际,多读“活书”,把“死书”读“活”,不能局限于通过“死读书本”的途径获得知识。也就是不盲从书本,把书的内容和社会实际联系起来,加以观察和思考,才能从书籍中得出别人没有看出的精辟的新意。因此,读书时始终要把社会实践放在重要的位置上。

口语交际

范例

同学甲:我读过许许多多的书,如,《上下五千年》《十万个为什么》《百科全书》《小学生精选作文》等。在这么多的书中,我最喜欢的就是《百科全书》。这本书图文并茂,内容非常精彩。这本书好像是一个智慧小博士,每当看它时,我就觉得这本书是活的,它仿佛在给我讲一些科学知识。那是我三年级时上科学课,科学老师要问我们一个课本上没有的科学问题,而且还说:“谁第一个回答出来,就给谁加十颗红色的星星。”老师出题了:“油能不能溶于水呢?”同学们为了加星星都在很认真地想,眼看时间就要到了,大家都非常着急。就在这时,我想到了《百科全书》里说“油比水轻,油不溶于水”,我边想边脱口而出。老师说:“对,回答正确!”听了老师的话,我非常高兴!

大家看,这本书给我这么多知识,还帮了我的大忙,你看了以后一定也会学到许多的科学知识,明白更多的科学道理,赶快去读吧!

同学乙:是啊,读书可以使我们增长知识,感悟快乐,还可以使我们从中得到启示,受到教育。最近,我看了一本书,名叫《学会选择,学会放弃》。我觉得这本书很适合我。它通过一个个简单明了的小故事告诉人们一个个深刻的道理。

其中有一个小故事叫《超越痛苦》。它写了村夫遭到兀(wù)鹰的袭击,而自己又不想用枪把它打死,于是他叫了一个过路的绅士帮他,结果还没等绅士举起枪,兀鹰就用尖嘴将村夫戳死。这个故事告诉人们:有些人在受到痛苦的折磨时,竟然会不知不觉地“爱”上自己的痛苦,不愿亲手毁掉它,尽管只是举手之劳而已。我们不要学村夫,要及时消灭自己的痛苦。这是一个对人生很有帮助的道理。

这本书的好处还有很多,我希望大家都来阅读一下。

 

教材习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