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S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三年级语文(下册) - 11 寓言两则

第1题

朗读课文,再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两个故事。

(1)朗读课文。

解析 《刻舟求剑》讲的是有个人照船上刻的记号去寻找落入江中的宝剑的事,批评他不按情况的变化去处理问题。朗读时,语气应含讽刺和夸张的意味,其中,朗读劝他的人的语言时语气要急迫,语调上扬,而朗读丢剑人的语言时,语气要平静,节奏松弛,语调舒缓平直。《揠苗助长》告诉我们:不顾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会把事情弄糟。朗读第1自然段时,要抓住“盼望”这个词,读出迫切的语气。朗读第2、3自然段时,要突出“精疲力竭”“没有白费”这两个词语,读出农夫自以为是的语气。朗读第4自然段时,要抓住“不明白”一词,读出疑惑的语气。

(2)再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两个故事。

解析 用自己的话讲故事不同于把故事背诵下来。所以同学们首先要在熟读的基础上深入理解故事内容。在此基础上,把故事中的语言转换成自己的语言,但不能改变故事的原意。讲的时候,要主次分明,主要情节要讲得形象、生动,次要部分可以讲得简略一些。此外,为使所讲的故事更加吸引人,还可以在讲故事的时候根据故事内容配以合适的表情、动作等。

第2题

默读课文,讨论下面的问题。

●那个坐船过江的人能把宝剑捞上来吗?为什么?

●第二天,田里的禾苗为什么都枯死了?他的儿子看见了,会说些什么?

答案 第一小题:那个坐船过江的人不能把宝剑捞上来。因为宝剑掉进江里以后,它的位置已经固定,而船是在行进着的,人和船舷上的记号都在随着船的移动而移动。等船靠了岸,记号所指的位置已经变化了,再按照记号下水捞取,是无法找到宝剑的。第二小题:因为庄稼生长有其自身的规律,有它自己的习惯和需要,破坏了它的生长规律,就会有相反的结果,所以田里的禾苗都枯死了。他的儿子看见了可能会说:“父亲怎么连庄稼的生长规律都不知道,怎么能做这样急于求成的事呢?想让庄稼长得好,可以给它松土、除草、施肥、浇水,认真侍弄呀!”

第3题

读句子,再去掉带点的词语读一读,体会句子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有人催他:“还不赶快捞!在船舷上刻记号有什么用啊?”

●力气总算没有白费,禾苗都长高了一大截。

答案 带点的词语加重了句子的语气,加强了句子的表达效果。第一句用上“还不”,有不理解和批评的意味;第二句用上“总算”,显示了让禾苗长高这一愿望的实现来之不易。如果把带点的词语去掉,就没有这样的表达效果了。

第4题

☆课外找寓言故事书读一读,把自己喜欢的寓言故事讲给同学听。

答案 

狮子和大象

狮子在森林王国里作威作福,好不得意。一只老鼠不知出于什么企图,跑来奉承:“狮王您威名远播,百兽佩服您,可那不知天高地厚的大象却对大王您很不敬,说您徒有虚名。”

狮子一听,怒不可遏:“大象这小子算什么,我现在就去教训教训他,叫他知道本王的厉害。”

于是,狮子趾高气扬地前去向大象挑战。

面对狮子的百般挑衅(xìn),忠厚的大象终于忍无可忍。他用有力的鼻子一下将狮子卷到半空,往地上一抛,再一脚,就把狮子踏成了肉饼。

很多时候,称王称霸的不一定是力气最大的。狮子能称王,是靠对弱者的征服。

 

教材习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