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四年级语文(下册)

四年级语文(下册) - 15 六个馒头

第1题

默读课文,思考下面的问题。

同学们是怎样“不留痕迹”地帮助女孩子的?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

解析 可以抓住以下几点来考虑:(1)出发前一天,在宿舍里,同学们唧唧喳喳在讨论着什么?(2)到千岛湖后,班长及同学们明知女孩子家境贫困,为什么还要抢着吃她剩下的五个馒头?(3)第二天,班长的话表达了什么意思?(4)后来,同学们总以吃了女孩子的馒头为由请她吃饭。如果不这样做,女孩子会接受大家的帮助吗?弄明白了这几点,这道题就很容易解答了。

答案 出发前一天,在宿舍里,同学们在商量着如何来帮助女孩子;到千岛湖后,班长和同学们吃光了女孩子剩下的五个馒头,使得他们以后对女孩子的帮助理由充分,让女孩子乐意接受;第二天,班长以充分的理由请女孩子吃饭,使得女孩子不能拒绝,这样的帮助不是简单的施舍,而是不留痕迹的帮助;后来,同学们纷纷以吃了女孩子的馒头为由请她吃饭,理由也充分合理。

同学们这样做,表现出同学们友谊的真诚,关爱的细心,帮助的巧妙。同学们不想让女孩子在接受帮助时有任何的自卑、难为情。如果不是这种不留痕迹的帮助,女孩子可能会谢绝大家的帮助;即使吃了一顿,也不会长期接受。

第2题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按照“六个馒头——一个馒头——五个馒头——香喷喷的馒头”的顺序,复述课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解析 朗读时,要注意女孩子内心情感的变化。开始时,语调应低沉,语速要放慢,语气要柔和,表现出女孩子由于家境贫困而自卑、敏感的心理;朗读出发后女孩子在外面悄悄流泪这一部分时,要读出女孩子难过和后悔的心情;最后一部分,语气要坚定,读出由于同学们的帮助女孩子表现出来的自信。

答案

(2)按照“六个馒头——一个馒头——五个馒头——香喷喷的馒头”的顺序,复述课文。

解析 复述课文要与“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起来,按照题目中的提示,以时间的先后顺序为线索,紧紧抓住女孩子的情感变化来进行。

第3题

找出本课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写一写,再读一读。

答案 馒头 嘴唇 恶意 淋湿 后悔 热腾腾的粥 默默 纯真 友谊

第4题

“女孩子随班长一起来到饭厅,喝着热腾腾的粥,吃着香喷喷的馒头,她的眼圈红了。”如果你就是这个女孩,当时会想什么?写一段话。

解析 写内心感受时,要站在女孩子的角度,联系课文内容来完成。可围绕以下几点进行思考:(1)同学们主动请吃饭,她非常感动;(2)明白了昨天大家抢吃她剩下的五个馒头的良苦用心,是不留痕迹的帮助;(3)默默享受同学们纯真丰厚的友谊;(4)决心以实际行动回报大家的帮助。

答案 现在,我终于明白了班长和大家的良苦用心。哎,我真糊涂,怎么能对大家心存误解呢?班长,谢谢你!虽然一顿饭对别人来说算不了什么。但这份关爱,这份尊重,这份纯真的友谊,却足以让我铭记终生。我一定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回报大家的帮助,多为集体做事,尽我所能把这份关爱传递下去。

选做:阅读第8册《语文读本》中《童年的馒头》一文,有什么新的体会,请和同学们交流交流。

童年的馒头

如今的幸福时光使我欣慰,不过有时心底也会泛起一缕儿时的苦涩。那时候,娘拉扯着我和妹妹,家里穷得叮当响,日子清贫得像一串串干枯的空笼花。

有年“六一”,学校说是庆祝儿童节,每个学生发三个馒头。我兴冲冲地对娘和妹妹说:“明天发馒头,妹妹一个,娘一个,我一个。”妹妹笑了,娘也笑了。

那天,学校真的蒸了馍。开完典礼,我用荷叶包了三个热腾腾的大馒头。

回家的路上,我看着手中的馒头,口水一咽再咽,肚子咕咕地叫着。吃一个吧,我对自己说,于是先吃了自己那一个。三两口下肚,嘴里还没品出味儿,馒头已不见了。又走了一段路,口水和肚子故伎重演,而且比刚才更厉害。咋办?干脆,把娘那一个也吃了,给妹妹留一个就是了。娘平时不是把麦粑让给我和妹妹,她只喝羹吗?娘说过,她不喜欢麦粑呀!……当我回到家里,呆呆地看着手中空空的荷叶,里边连馒头屑也没一星儿了。

我不知道自己怎么进了门,怎样躲过妹妹的目光。娘笑笑,没吭声。

同院的二丫娘过来串门,老远就嚷嚷,平娃娘,平娃娘,你家平娃带馒头来了吗?你看我们家二丫,发三个馒头,一个都舍不得吃,饿着肚皮给我带回来了。娘从灶间抬起头,“可不,我家平娃也把馒头全带回家来,你看!”娘说着打开锅盖,锅里奇迹般地蒸着五个白中带黄的大馒头!“你看,人家老师说我家平娃学习好,还多奖励了两个呢!”

二丫娘看着我,我慌乱地点点头……

那天晌午,娘把馒头拿给我和妹妹,淡淡地说:“吃吧,平娃,不就是几个馒头嘛!”妹妹大口地咬着馒头,我却哇的一声哭了。

后来,我发现,就是那一天,我的童年结束了。

 

教材习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