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盛先
1832年10月1日,一艘名叫“萨丽”号的邮轮,从法国北部的勒阿弗尔港驶向美国纽约。途中,邮轮受到风暴袭击。许多人因晕船而生病,却无法与岸上取得联系。美国著名绘画教授莫尔斯也在这艘船上,他连连呕吐,浑身极不舒服。由于这一次旅行,已经41岁的莫尔斯决心放弃自己颇有成就的绘画事业,去研究发明一种利用电来传信的方法──电报。
莫尔斯走上了科学发明的崎岖道路。没有电学知识,他便如饥似渴地学习。遇到不懂的问题,他向电学家请教。他把画室改成了电学试验室,将画架、画笔、石膏像等堆在墙角,让电线、电池、电灯等成为房间的“主角”。几年过去了,莫尔斯终于掌握了电学知识,可是,他已经把自己所有的积蓄全部用完了,生活十分贫困。他在给朋友写的信中说:“我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来了!我的长袜一双双都破烂不堪,帽子也陈旧过时了。”
为了维持生活,莫尔斯不得不重操旧业,于1836年担任了纽约大学艺术及设计专业的教授。但是,他仍然念念不忘去研究发明电报。他在课余时间继续从事发明电报的研究工作。
“用什么符号代替26个英文字母呢?”莫尔斯苦苦思索。他想到,在他之前的科学家,往往为了表达26个字母而设计了极为复杂的设备,结果是屡屡失败。他意识到,必须把26个字母的信息传递方法加以简化,这样设计电报机的结构也会简单。于是,莫尔斯一次次地画了许多符号:点、线、长线、短线、曲线、正方形、三角形,等等。最后,他决定用“点、横线、空白”共同来承担发报机的信息传递任务。他为每一个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数字设计出代表符号,这些符号是由不同的点、横线和空白组成。这是电信史上最早的编码,后人称它为“莫尔斯电码”。
有了电码,莫尔斯马上着手研制电报机。他在极度贫困的状态下于1837年9月4日研制成功了一台发报机。它的装置很简单,是由电键和一组电池组成。按下电键,便有电流通过。按的时间长与短就表示发出的不同信号。之后,莫尔斯不断地对发报机进行改进。
1844年3月,莫尔斯准备在华盛顿与巴尔的摩两个城市之间,架设一条长约64公里的线路。为此,他请求美国国会资助3万美元作为实验的经费。经过激烈的辩论,国会终于通过了资助莫尔斯实验的议案。
1844年5月24日,华盛顿国会大厦联邦最高法院会议厅里在进行着电报收发试验。已是年过半百的莫尔斯在预先约定的时间,无比激动地向巴尔的摩城发出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份电报,他的助手立即收到了那份只有一句话的电报:“上帝创造了何等的奇迹!”事后,莫尔斯解释说:“当一项发明最终从幻想中走出,成为活生生的现实时,没有比这句虔诚的感叹语更为恰当了。”
莫尔斯既是一位画家又是一位自学成才的科学家,他以发明电报的伟大创举,揭开了人类电信史上崭新的一页。